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ilot group 社会学调查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2024-07-06 23: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徐晓军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7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名师”称号。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湖北项目执行人,并多次承担财政部、文化部、人社部等政府部门委托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6篇政策咨询报告被国家及省部级领导批示。

在《社会学研究》等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公开出版发行学术专著4部,两次获教育部社科成果奖。主讲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社会调查-从经验走向科学》。主讲的课程《领导干部社会调查方法》获湖北省委组织部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称号。

彭扬帆

社会学博士,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2021年入选湖北省首届优秀青年社科人才计划,2019年入选湖北省“荆楚百优”宣传思想文化青年人才,2018年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名师示范课堂”表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近年来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讲授课程有《社会调查与统计》《社会学研究方法》等。

江立华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马工程”教材首席专家,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7部、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3项。主编教材名称应用《社会调查教程》,出版40万册。作为评估专家参与国务院扶贫办和多个省的贫困县脱贫摘帽评估检查,主持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的西南片区的脱贫经验总结,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

刘飞

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在《社会》《江海学刊》《学术研究》《浙江学刊》《中国饮食文化》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合著5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国务院扶贫办项目10余项。

范长煜

毕业于南京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社会学、人口迁移、移民理论、定量研究方法、计算社会科学。先后获得5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参与教育部社科重大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科研攻关项目2项。近年来发表论文10多篇,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SSCI1区),Stress and Health(SSCI2区),《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期刊发表论文,并且是ESI高被引论文学者。主要课程有《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文献考察与研究设计》、《社会学研究方法》等。

魏海涛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讲《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概论》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开放时代》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教学设计:“一大原理”+“七大技术”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

立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自身特点,结合继续教育阶段的特殊性,着重突出思政教育元素,鼓励和激发学生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复杂多变的客观实际,建立和形成实事求是、主客观统一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国社民情、国家命运的了解,建立运用本土化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经验的能力,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二)课程形式:“线上”+“线下”、“理论”+“实训”

新时代青年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学有助于增强继续教育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契合当代学生的需求。主要通过:一是“线上”+“线下”全程体验式学习。根据教学进度布置课外调查,借助信息化手段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践,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选题论证、概念操作化、抽样、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与阅读的能力,掌握好科学的调查技能,凸显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学科优势。二是“理论”+“实训”翻转课堂教学。利用云课堂、在线平台等信息技术在课前提供社会调查研究素材,确保有充足的教学资源,系统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强化学生设计、组织、实施社会调查的能力,课后结合实训项目巩固拓展,使学生建立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大局观、整体观。

(三)课程质量保障

一是以德才兼备为基本要求。对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示范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形成常态化备课制度和教学激励制度,提升授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增强大局意识和思政格局,强化授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潜移默化地为授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注入指导思想和新时代元素。

二是以同向同行为根本保障。《社会学研究方法》是一门讲授社会调查原理与研究方法的实务性课程,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有形的专业知识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灵活利用该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鲜活载体,使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切实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设计能力和开展质量。

三是以产教融合为重要手段。课程思政重在全生命周期培养机制的构建和价值链条的形成。因此,产教融合应当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打通专业壁垒,全方位建立起育人格局,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丰富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够树立起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育人目标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四)建设机制

一是教师培养机制。该课程负责人徐晓军教授拥有20年教学经验,课程教师团队已经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且所有成员均参加过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这为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提供了优秀的师资队伍。

二是资源挖掘机制。该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鼓励学生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除了传统讲授方法,还挖掘丰富的思政元素与案例资源,吸引学生潜心学习与钻研,这不仅为学生今后能够独自开展调查奠定基础,同时也保证了思政建设的教学质量。

三是课程评价机制。该课程将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综合运用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等多样化方式,细化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

(五)建设流程——课程思政的“基因植入式”建设流程

该课程所涉及的思政元素较多,因此,本着“思政+专业”的原则,厘清思政元素和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每节知识点的思政切入点,充分挖掘每节内容可以融入的思政元素,形成“课程思政元素地图”,确保思政建设有迹可循。立足于该课程的特点,形成“基因式”融合教学模式,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深刻把握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回应社会。

首先,梳理专业课程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在整个学科、专业体系中找准定位;其次,融合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如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科学精神等;再次,通过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内化为统一性知识,进而从学生的前后变化中产生实际的变化,达成“三全”育人的总目标。

基于继教特点的课程思政特色做法

基于《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自身特点,结合继续教育阶段的特殊性,着重突出思政教育元素。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学有助于增强继续教育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契合当代学生的需求。

主要特色做法有:一是以课程大纲为载体,挖掘和体现思政元素。深度挖掘各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创造性地将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化约为“一个原理加七大核心技术”,融入相应思政元素。二是以教学内容为切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掌握了基于社会调查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规律,率先设计并实践了在这一规律指导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经验目标导向的理论学习模式。三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丰富课程思政体系。描述与分析了当前高校方法类课程教学“理论化”的倾向及其原因,提出的“四个转变”为核心思想的参与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遏制方法类课程教学理论化的趋势。四是以教学资源为辅助,打响课程思政品牌。充分依托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资源,建成了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强、参考价值高、便捷获得的立体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师生、学生间讨论互动频繁、热烈。

课程成效与规划

(一)人才培养效果

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与思政育人联系紧密,在专业教育中增强了学生的价值认同,构建了继续教育阶段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课程思政”结合实践育人,力求学以致用。本课程将实践育人纳入到课程思政体系中,创新育人方式,利用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鼓励学生将论文和研究写在祖国大地上,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二是“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育人润物无声。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组建多学科背景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立体化的第二课堂补充培养机制研究。开辟第二课堂,形成了课程网站、公众微信号等为主体的理论、案例学习资源中心,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是“课程思政”贯穿爱国教育,激发责任使命。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将思政元素贯穿,始终大大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热情,还能提高其理论学习兴趣与动力,引导其在理论与经验的碰撞中进行深度学习。

(二)学生反馈

该课程在华中师范大学各层次的学生评教分数均名列前茅。

——毕业生代表:课程除了讲授本门课程内容,还积极引导同学们通过调查创新知识,培养同学们运用社会学独特的视角看问题的能力。为此,同学们对于《社会学研究方法》这门课及上课的老师都有很高的认可度。

——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组织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学研究方法》已成为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最有用的课程。

(三)发展规划

一是探索课程思政的量化评价方式。充分利用社会研究测量、量化的优势,将课程思政元素精准测量,量化评价效果。同时将第二课堂纳入考核中,完善评价体系,全方面建立起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准确考察思政教育效果,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二是建设课程思政技术信息化平台。思考如何更好利用数字化资源服务于思政教学,利用数字平台高效率传播思政元素,使思政建设与时俱进。

三是编制《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案例素材库》。将课程教师对立德树人的问题思考和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可供师生学习、参考的教学资源。

四是优化示范思政课程与教学团队。进一步扩大本课程的讲授范围,力争获得相近专业的认可,将课程内容模块化,供不同专业学生选学,建设成为全国示范的思政课程与教学团队。

相关阅读

《关于做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宣传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

更多教育部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展示,欢迎关注在线学习的持续推送。

精品悦读

走进开大丨广安开放大学:办好小平同志家乡的开放大学

教育体系重构下的教培机构“重生”

视点丨元宇宙助力“大中衔接” 为教育赋能

思想者说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刘革平:元宇宙引领在线教育发展新方向

非学历教育进入规范管理新阶段

走进开大丨自贡开放大学:以一流开放大学服务自贡高质量发展

院长在线丨潍坊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向辉:以内涵建设促高质量发展

开大书记校长专访丨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大连经验”

开大书记校长专访丨宁波开放大学:为终身教育落地提供“宁波方案”

走进开大丨广安开放大学:办好小平同志家乡的开放大学

教育体系重构下的教培机构“重生”

视点丨元宇宙助力“大中衔接” 为教育赋能

思想者说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刘革平:元宇宙引领在线教育发展新方向

非学历教育进入规范管理新阶段

走进开大丨自贡开放大学:以一流开放大学服务自贡高质量发展

院长在线丨潍坊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向辉:以内涵建设促高质量发展

开大书记校长专访丨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大连经验”

开大书记校长专访丨宁波开放大学:为终身教育落地提供“宁波方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